- 旅游去延川:了解人类文明之源 感受当地知青文化
- 2016年08月11日来源:太原新闻网
提要:8月7日,由延川文旅集团、陕西大旅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的“旅游去延川”媒体行活动在延川县乾坤湾景区正式启动。来自中省主流媒体以及摄影爱好者、微博、微信达人组成的100余人全媒体团围绕延川经济社会、旅游产业发展等进行为期三天的采风活动。

延川县,位于革命老区陕西省延安市东北部,因其县内拥有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湾”的乾坤湾而闻名于世。而这里也是知青之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近3000名知青在此插队落户。
8月7日,由延川文旅集团、陕西大旅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的“旅游去延川”媒体行活动在延川县乾坤湾景区正式启动。来自中省主流媒体以及摄影爱好者、微博、微信达人组成的100余人全媒体团围绕延川经济社会、旅游产业发展等进行为期三天的采风活动。
近年来,“延川县的生态旅游、原生态文化旅游走向了一个加速发展的过程”,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而今,加快延川县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优势,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推动旅游业与其红色文化融合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延川的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全域旅游”让延川迸发活力
延川县把“旅游+文化”作为“全域旅游“的一张新品片,在城市发展与文化之间互动发展,推动旅游景区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在“旅游+文化”建设过程中,“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陕北俗语:文出两川,武出三边,其中的一川指的就是延川。

著名作家路遥,生于1949年,原名王卫国,他的母校是延川县中学。作为延川知情,和北京来的知情们结下深厚的友谊,娶知情林达为妻,与在梁家河插队的习近平成为朋友。1973年,路遥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从此开始了他的作家之路,他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夜》描写的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派系之间的斗争,小说《人生》被拍成电视剧,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更是被称作矛盾文学家皇冠上的明珠。
此外延川剪纸、布堆画、大秧歌、说书、道情等民间艺术独具魅力,剪纸大师高凤莲更是被称做中国毕加索。延川还是全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几乎每年,中央美院教授靳之林都要带领美院学生到乾坤湾进行大型绘画创作。

“黄河文化”打造人类文明之源
延川黄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成为延川县推进“旅游+资源”的重要举措。这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故里,黄河流经县境形成的“S”型大转弯——乾坤湾,启发伏羲创造了太极八卦图和阴阳学理论。黄河峡谷漂流被评为中国最佳漂流圣地,乾坤湾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黄河秦晋峡谷县境段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南大门综合服务区的乾坤湾博物馆是由序厅、地质科普通、历史文化厅、民俗风情厅共同构成的综合性博物馆,勾画了一幅魅力延川的宏伟画卷,展现了这片土地的大美神奇。
延川县已经发现大量的文化证据证明延川就是伏羲故里,今后延川将在黄河旅游开发方面,一切要以黄河乾坤湾作为“人类文明的源文化”为基调,围绕“文化之源”中心去开发,真正体现出“人类始祖,文化原点”这个主题。

“乡村旅游”推荐延川知青文化
梁家河是一个典型的陕北农耕式小村落,自给自足,民风淳朴。北宋时因梁姓人家最早依河而居而得名。习总书记在这里一住就是整整七个年头,直到1975年被梁家河村的乡亲们推荐上大学。在梁家河村,他克服困难,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和思想关。从一名城市里来的洋学生成长为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在当选为梁家河村的村支书之后,更是一马当先带头工作,和社员们一起打井、打坝、修公路,在村子里建起磨面房、铁业社、代销店,工作做的红红火火。
回忆起梁家河的生活,他曾说:“7年的农村生活经历,不仅使我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而且奠定了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

离开梁家河村后,习总书记先后给梁家河村民寄来四封复信,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延川县遭受了严重的持续降雨灾害之后,在2014年5月5日,习总书记给梁家河村民的第四封复信中,他特意向乡亲们提出问候,并鼓励相亲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勇敢战胜灾难,积极配合政府进行灾后重建工作。
现在,梁家河村的村民修建了苹果园,办起了农家乐,改善了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水平,励志要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
距离梁家河村五公里处的文安驿镇,是乡亲们当时迎接知青的地方,古时这里是一处驿站,也是沟通关中与塞外的要道,现在我们在古驿站的基础上进行翻新扩建,复原了文安驿古镇面貌,增加了古镇的功能,分别有陕北小吃街、窑洞住宿区、车马演绎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