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迎泽区老军营街道老军营小区第一社区党委以“有人说、有人听、有平台议、有人做、有人评”的“五有工作法”为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服务触角向细微处延伸,将民生“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一、有人说广纳民意,搭建诉求直通车
构建“线上+线下”民意收集网络,通过网格员日常巡查、居民微信群实时反馈等渠道,确保群众诉求“声声有回应”。
前几日,双西小区居民反映小区东围墙因年久失修倒塌,围墙外长期堆放着建筑垃圾、废旧家具等杂物,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收到消息后,社区党委迅速行动,联合多个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对垃圾进行清运,并加固重建倒塌围墙。如今,破损围墙焕然一新,赢得了居民纷纷点赞。
二、有人听化解矛盾,筑牢和谐稳定网
组建由社区调解员、专业律师、退休党员组成的调解队伍,秉持“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的原则,用心用情化解邻里间的各类矛盾纠纷。
水利大厦宿舍一租户因2000元房租押金退还问题,与房东产生激烈争执,双方情绪激动,还产生了言语冲突。社区调解员第一时间介入,认真查看租赁合同、微信转账记录等关键证据,组织双方开展面对面调解,通过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由房东扣除合理费用后,退还租户1200元押金,一场剑拔弩张的矛盾得以圆满化解。
三、有平台议共商共议,凝聚治理新合力
积极打造协商议事平台,邀请居民代表、物业、驻地单位等多方主体参与,形成“问题共商、方案共定、责任共担”的基层治理模式。
网格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驻地单位山西漳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建筑外墙的瓷砖出现大面积松动现象,砖块不时掉落,严重威胁过往行人的出行安全。社区通过“协商议事会”召集各方代表,共同协商解决方案,推动问题尽快解决。目前,墙面维修与保温层更换工程已完工,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切实守护了群众“头顶上的安全”。
四、有人做落实见效,跑出服务加速度
建立“问题交办—跟踪督办—限时办结”的闭环机制,明确责任主体与完成时限,力保协商成果落地见效。今年以来,社区党委聚焦民生痛点,高效解决塌陷路面抢修、高空坠物隐患排除等各类民生问题30余起,以“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执行力,让居民诉求得到快速响应、及时解决,用服务加速度提升群众获得感。
五、有人评测评反馈,提升群众获得感
实行“一事一验收、一事一反馈”的工作准则,对已完成的民生项目,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的方式,开展满意度测评,同时,建立“回头看”长效机制,对群众反馈的问题及时整改。这种“群众说了算”的评价机制,真正将民生实事办到了居民心坎上,让社区治理成果可触可感。
“五有工作法”的生动实践,让社区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下一步,该社区将持续深化这一工作模式,着力解决群众身边“关键小事”,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期持续降雨,防汛工作成为守护社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防线。为做好当前汛期防范应对工作,迎泽区柳巷街道各社区闻“汛”而动、以“汛”为令,坚持“三个强化”,做到“三个筑牢”,以“满格在线”状态答好防汛保障“综合答卷”...【详细】
自党建办实体化运行以来,迎泽区老军街道党工委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核心,打破传统党建例会“念文件、传精神”的单向模式,创新推出“下沉赋能、联动共治”的社区党建工作例会新模式,让党建工作真正扎根基层...【详细】
自党建办实体化运行以来,迎泽区老军街道党工委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核心,打破传统党建例会“念文件、传精神”的单向模式,创新推出“下沉赋能、联动共治”的社区党建工作例会新模式,让党建工作真正扎根基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