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迎泽区迎泽街道并州路三社区始终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从细微处着手、从需求处发力,通过搭建邻里平台、激活邻里力量、厚植邻里温情,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让幸福之花绽放在社区每个角落。
一、搭“邻里平台”架沟通桥梁,解居民烦忧
“以前电动车没地方放,很多人飞线充电,又危险又不方便。”煤监局南五宿舍居民李师傅的烦恼,曾是小区200余户居民的共同困扰。随着电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小区原有车棚容量不足、设施老旧,“停车难、充电险”问题愈发突出,居民在“邻里议事群”里的诉求声不断。
得知情况后,并州路三社区迅速搭建“邻里协商平台”,牵头组织小区党支部和院委会的成员,召开3场“邻里议事会”。议事会上,居民们畅所欲言,社区工作人员逐条记录,并带着设计方案上门征求不同群体的想法,最终确定了基本满足各方要求的施工方案。施工期间,社区还邀请院委会代表担任“监督员”,及时反馈施工噪音、进度等问题,确保工程既高效又贴心。
如今,崭新的车棚里,电动车整齐停放,智能充电桩扫码即可充电,居民再也不用为停车充电犯愁。“社区把我们的诉求放在心上,我们全程参与,共同商议,大家对结果都很满意。”李师傅高兴地说。
二、聚“邻里力量”唱响幸福曲,热线连民心
“社区搭台,居民唱戏,邻里力量聚起来,治理才能更有活力。”社区党委负责人这样说。基于这一理念,社区充分挖掘居民所长,激活邻里潜能,让居民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用各自优势为社区添彩。
“我爱你中国……”每周三下午,物产小区幸福广场内总能传出嘹亮的歌声,这是“邻里合唱队”的日常排练。这支平均年龄75岁的合唱队由社区退休党员赵阿姨牵头组建,成员多为退休居民。除了日常活动,合唱队还会在春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邻里慰问演出”,走进独居老人家中唱红歌、送祝福,用歌声传递邻里温情。“以前退休后总觉得孤单,加入合唱队以后认识了好多老伙计,日子过得特别充实!”队员刘阿姨笑着说道。
除了文化力量,社区还组建了“1号热线”服务队,由社区工作人员、退休党员、水电维修工、律师等32名志愿者组成,居民遇到紧急情况、家电故障、法律咨询、生活困难等问题,拨打热线就能获得帮助,这支热线已成为连接邻里、服务群众的“暖心桥”。
三、植“邻里温情”小事暖人心,和睦满社区
“除了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更要让邻里之间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牵挂。”社区始终将“温情”作为邻里建设的核心,通过一件件小事、一场场活动,让邻里情在社区生根发芽。
社区每月开展“邻里便民日”活动,组织志愿者为居民免费理发、磨剪刀、测血压;端午节时,邀请居民一起包粽子,将包好的粽子送给独居老人和困难家庭;中秋前夕,举办“邻里赏月会”,居民自带月饼、水果,围坐在一起聊家常、赏明月,让陌生的邻居渐渐熟悉,熟悉的邻居愈发亲近。
对于社区里的独居老人,社区还建立了“邻里结对帮扶”机制,安排年轻居民与老人结对,定期上门看望、代购生活用品。居民小张与87岁的乔奶奶结对后,每周都会去看望乔奶奶,帮她打扫卫生、读报纸。“小娃娃就像我亲孙女一样,有她在,我一点都不孤单。”乔奶奶笑着说。
如今的并州路三社区,车棚里有序停放的电动车、活动室内嘹亮的歌声、热线里耐心的解答、居民脸上灿烂的笑容,共同勾勒出一幅邻里和睦、幸福宜居的美好画卷。从“邻”开始,并州路三社区正用实际行动,让居民的幸福生活之花越开越艳。
近年来,迎泽区迎泽街道并州路三社区始终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从细微处着手、从需求处发力,通过搭建邻里平台、激活邻里力量、厚植邻里温情,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让幸福之花绽放在社区每个角落。一、搭“邻里平...【详细】
为了筑牢居民安全防线、维护辖区和谐稳定,黄陵街道郑村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细致入微的服务,为居民编织起一张坚实的“平安守护网”。三维联动反诈,筑牢 “钱袋子” 安全防线。郑村社区设立...【详细】
为保障新建路迎泽段顺利开街,以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全新面貌迎接广大市民和游客,近期,迎泽区城乡管理局组织500余名城管系统工作人员,与街道社区干部、沿街商户及社会志愿者共同开展“扮靓新街巷,共迎繁华景”开街前主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