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花岭区打造标杆街道 百年西华门刷出新“颜值”
- 2019年10月29日来源:太原新闻网
提要:太原有三条以“华门”命名的古街巷,西华门街便是其一。这条由六百多年前晋王府西华门府墙拆除后改造而来的老街巷,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承载了不少老太原人的乡愁。
太原有三条以“华门”命名的古街巷,西华门街便是其一。这条由六百多年前晋王府西华门府墙拆除后改造而来的老街巷,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承载了不少老太原人的乡愁。太原拉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序幕后,拆除违建、整治街道、美化亮化……作为杏花岭区在创城中打造的标杆街道,曾经破败脏乱的这条百年老街,刷出了新“颜值”。
环卫工:弯腰少了笑脸多了
65岁的赵栋虎是一名老环卫工,负责西华门街的街道卫生。这条500多米长的街道,他每天都要走三四个来回。
以前街边摆放着六七个垃圾桶,附近一些没有垃圾桶的老旧小区居民便把垃圾倒在这里。素质高点的,扔到桶里,那些没素质的,随手一扔,也不管有没有扔进去,转头就走了。冬天还好点,到了夏天,垃圾桶周围都是垃圾和油渍,蚊蝇飞舞,臭味呛人,隔着老远就能闻到。还有一些路人,随意扔垃圾,前脚刚清理了,很快就又有了,每天为清理这些垃圾,累得赵栋虎腰都直不起来。想起以前糟糕的街道环境,赵栋虎十分感慨这条老街巷发生的巨大变化。自从创城开始后,杏花岭街办对辖区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街边的这六七个垃圾桶随之寿终正寝。之后,街办还在街道上设置了分类果皮箱和花坛,并对街道围墙进行粉刷。街道变“靓”,乱扔垃圾的情况减少,赵栋虎弯腰的次数少了,笑脸越来越多了。
商户:越过黄线就上“榜”
到西华门街购物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道路两旁90多家门店的门口地面上,都画着一条黄线。
来购物的顾客见此,好奇之下免不了询问,这黄线是用来干什么的?
“这条黄线是社区画的,提醒我们不能越过这条黄线摆摊。如果越线摆摊,就会上‘黑榜’,不但丢人,还影响信誉。”水果店的刘老板经营水果生意多年,自从去年杏花岭街办对这条街道进行治理后,刘老板就再也没有往屋外便道上摆东西。
刘老板说的“黑榜”叫“诚信红黑榜”,安装在西华门街中段路南的便道上。 “诚信红黑榜”是社区根据日常监督,对辖区经营者做出的综合评估。对于占道经营、违规经营,以及有失诚信的商户会纳入“黑榜”。对于诚实守信,积极配合创城工作的商户则纳入“红榜”,并定期将评比的结果张贴在“诚信红黑榜”上,消费者可据此参考商户的诚信度和环境卫生好坏来选择购买其商品。
居民:路通景美心舒畅
“这条街道周围学校较多,以前街道两侧商铺占道经营的情况较为普遍,再加上汽车乱停乱放,一到上下班高峰时段,这里人车混行的现象十分严重,不但有安全隐患,而且交通拥堵对附近小区居民的出行造成不便。”赵秀梅是西华门街的老居民,在此居住了十多年。对她而言,西华门街治理后给居民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出行方便。经过治理后,街道不但变得干净整洁,而且交通拥堵的顽疾也得到彻底解决。创城活动开展以来,杏花岭街办协调交警部门,针对西华门街各种车辆随意停放的问题,在街道两侧设置了黄色禁停标线。此外,为了解决居民停车难的问题,交警部门还在部分便道和相邻街巷里设置多个公共停车位。
街办:环境改善重在保持
杏花岭街办党工委副书记李中华告诉记者,2018年,杏花岭区委、区政府按照太原市创城工作的各项要求和安排部署,将杏花岭街道国师街片区作为示范片区,对该区域内的9条背街小巷和69个老旧小区进行了全面整治。由于西华门街历史悠久,交通流量大,被列为重点治理街道。
“虽然街道面貌焕然一新,但创城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李中华说,为了保持创城成果,杏花岭街办联合工商、食药监、卫生等部门对沿街门店进行了督查,督促各门店不乱扔垃圾,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同时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形成领导干部包社区,社区再将辖区划分网格,网格内再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工作有反馈的良性循环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