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盘街道南内环街一社区坚持从群众身边“一件事”入手,深挖细研、举一反三,系统梳理解决“一类事”,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提升,让党建工作的温度直抵民心。
聚力设施改造 筑牢宜居根基
南内环街一社区辖27个小区,全部属于老旧小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居民反映最集中、需求最迫切的“一类事”。社区党委坚持问题导向,将“一件事”作为突破口,系统谋划同类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
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充电难、安全隐患大的问题,社区党委通过实地勘察、召开居民议事会、多方协调资源,成功在一机床厂二宿舍院内建设了集停车、充电于一体的智能车棚,有效解决了院内居民的“心病”。
社区党委深刻认识到老旧小区设施陈旧是普遍存在的“一类问题”,系统梳理同类诉求,针对教委宿舍供暖问题,主动对接供热公司,多次召开协调会,推动实施了供热管网改造项目,让居民冬天不再“寒心”。针对老年居民“爬楼难”的普遍诉求,深入楼栋收集意见、协调分歧、监督流程,成功推动辖区3个单元电梯加装项目落地,让“悬空老人”重获出行便利。
深化安全服务 守护万家平安
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社区工作的底线。社区将分散的安全风险点系统纳入服务管理范畴,形成常态长效机制。
近期,在燃气安全专项排查工作中,社区网格员和党员志愿者发现部分居民,尤其是老年家庭,仍在使用无熄火保护装置的老旧灶具,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社区将燃气安全宣传、定期入户安检、推广安全装置,作为一项常态化、系统化的安全服务工程。组织党员志愿者、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普及安全知识,协助排查隐患,引导居民主动更换不合格灶具。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大力宣传夏季非机动车充电的安全提示及“飞线充电”的危险性,同时,组织党员加强巡查劝导,对屡劝不改的进行联合整治,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有效消除这个社区公共安全“痛点”。
涵养精神文明 凝聚奋进力量
社区以丰富的活动和正向的价值引领,提升社区凝聚力、向心力,营造文明和谐新风尚。通过走访慰问、组织学习、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讲述红色故事等形式,让老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也让年轻党员和居民受到教育熏陶。持续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增进邻里感情。将“移风易俗”宣传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另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宣传栏、倡议书等方式,引导居民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文明理念,推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社区风气。
从一方车棚解决停车充电之“困”,到系统推进老旧小区设施改造之“需”;从一次燃气安检发现安全之“患”,到构建常态长效的安全服务之“网”;从一场“七一”活动传递组织之“暖”,到全方位涵养社区精神文明之“魂”——南内环街一社区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准洞察群众身边的具体“小事”,进而深挖普遍性“类问题”,通过党组织的坚强领导、资源的有效整合、党员的示范带动,形成系统化、长效化的解决方案。下一步,南内环街一社区党委将继续用好这把“金钥匙”,不断解锁更多民生难题,书写更加温暖的社区党建新篇章。
近年来,迎泽区迎泽街道并州路三社区始终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从细微处着手、从需求处发力,通过搭建邻里平台、激活邻里力量、厚植邻里温情,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让幸福之花绽放在社区每个角落。一、搭“邻里平...【详细】
为了筑牢居民安全防线、维护辖区和谐稳定,黄陵街道郑村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细致入微的服务,为居民编织起一张坚实的“平安守护网”。三维联动反诈,筑牢 “钱袋子” 安全防线。郑村社区设立...【详细】
面对社区适龄儿童入学难、志愿服务难持续、公共空间利用效率低等基层治理问题,黄陵街道黄陵社区党委坚持 “党建引领、居民主导、多元协同”理念,通过一系列创新做法,摸索出“难题真破解、居民真受益”的社区治理新办法。破解入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