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拓宽了课堂的边界,社区也随之成为孩子们成长的第二阵地。十一年来,迎泽区桥东街道双塔寺街一社区始终以“激活社区资源、赋能青少年成长”为核心,积极整合高校及返乡大学生、驻地企业及单位、各类公益组织等力量,推出“成长护航”志愿服务项目,助力辖区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社区以兴趣启蒙与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幼小学生为主,在暑期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特色课堂。如手工课上,孩子们用剪刀、彩纸创造童趣世界,锻炼动手与空间思维能力;舞蹈课上,大家跟着节奏舒展肢体,在律动中培养协调性;快板课上,朗朗上口的韵律词让孩子们爱上表达,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言组织能力……
除特色课堂外,社区还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孩子们捡拾废纸、塑料瓶等垃圾,让大家在玩中学、在做中悟,引导孩子们树立“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的意识,践行垃圾分类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前暑假总在家看电视,现在每天都盼着来社区!”7岁的成高宇手里拿着刚完成的剪纸作品,脸上满是自豪。手工课上,他从“不会用剪刀”到能够独立完成复杂图案,志愿活动中,他从“害羞不敢动手”到主动弯腰捡拾,再到提醒小伙伴“那儿还有垃圾”……社区不仅解决了看护难题,更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收获了快乐与成长。
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进一步使托管班成为“教学相长”的双向成长平台。社区主动对接高校与返乡大学生,筛选音乐、美术等专业的学生担任课程主讲志愿者,同时邀请中学生志愿者协同参与,构建起“大学生引领、中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模式。
音乐教育专业的姚嘉欣为中学生志愿者系统梳理了专业知识体系,并将专业术语转化为“跟着旋律拍手”“像小喇叭一样开口”等儿童易懂的表达方式,通过《打麦号子》等接地气的曲目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中学生志愿者在旁协助维持课堂秩序,辅导孩子们练习。
当听到整齐的合唱声时,姚嘉欣感慨道:“此次经历让我找到了专业学习的意义。”中学生志愿者也表示,自己从中学到了与儿童交流和开展教学的有效方法,这种“大学生成长+中学生锻炼+儿童受益”的志愿服务模式,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
为进一步丰富托管服务内容,社区积极联动驻地医院等单位,将急救知识、口腔健康等实用内容融入课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防线。今年暑假,太原美年大健康党支部的志愿服务队走进社区,为孩子们认真讲解急救知识,耐心指导大家进行模拟练习,逐个纠正细节操作,实现了党建引领下社区服务与青少年成长的双向赋能。
同时,社区始终坚持“多方联动”的思路,主动对接迎泽区文旅局、桥东街道联合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讲给孩子们的党课”等特色活动,为青少年成长注入多元力量。
十一年来,社区针对6—12岁未成年人开展的社区志愿服务,从每场活动的寥寥几人,到如今的场场爆满,累积受益家庭已突破千户。今后,该社区将继续深耕志愿服务,积极开拓更具深度与广度的服务内容,努力做到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喜欢,用实际行动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近年来,迎泽区迎泽街道并州路三社区始终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从细微处着手、从需求处发力,通过搭建邻里平台、激活邻里力量、厚植邻里温情,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让幸福之花绽放在社区每个角落。一、搭“邻里平...【详细】
为了筑牢居民安全防线、维护辖区和谐稳定,黄陵街道郑村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细致入微的服务,为居民编织起一张坚实的“平安守护网”。三维联动反诈,筑牢 “钱袋子” 安全防线。郑村社区设立...【详细】
为保障新建路迎泽段顺利开街,以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全新面貌迎接广大市民和游客,近期,迎泽区城乡管理局组织500余名城管系统工作人员,与街道社区干部、沿街商户及社会志愿者共同开展“扮靓新街巷,共迎繁华景”开街前主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