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的多个社区,鲜艳的“红马甲”,正逐渐成为老年居民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的“身边亲人”。他们不是医生,却屡次让老人从危急病情中转危为安;他们不是子女,却总在老人最需要的时刻及时出现。他们,是社区干部和网格员。
“看见红马甲,就觉得有依靠”
9月17日下午,迎新街北二巷21号院门口,83岁的张大爷瘫坐路边,表情痛苦。新华西社区网格员刘青梅接到同事电话后火速赶到,一眼就认出这是她负责片区里的老人。她蹲下身轻声询问,初步判断老人是心脏突发不适。
刘青梅与同事贾平平迅速分头行动:一个联系120和家属,一个跪地为老人轻柔按摩。直到救护车赶到,她们始终守护在侧,将老人安全送医。
事后,张大爷专门打来电话说道:“我一看见红马甲,就觉得有依靠。”
“有他们在,就像吃了定心丸”
18日一早,滨河东路208号院东门,一位老人突然摔倒。正在附近走访的翠馨苑社区主任张光荣毫不犹豫地上前。她一边安抚老人“不要动,我们帮您”,一边迅速拨打120,并通过老人手机联系其家属。
在救助过程中,张光荣单膝跪地,小心托住老人头部,周围渐渐聚集起热心居民,大家纷纷感言:“有他们在,就像吃了定心丸,啥也不怕了。”家属赶来后紧握她的手连连道谢:“多亏您在!”
“远远看见那一抹红,就放心了”
这样的信任不只存在于某一个社区。9月16日,在恒源路3号景都花苑小区一期门口,新兴社区干部马亚清发现一名老人摔倒。她立即上前扶起老人,对方虽暂时不能言语,但马亚清从其随身挎包中找到了子女的联系方式,并依托网格信息迅速锁定住址、联系上家人。
十几分钟后,家属赶到并将老人送往医院,临走时紧握马亚清的手感慨道:“远远看见红马甲,不知怎么的,就放心了。”
温暖是一场“双向奔赴”
据统计,今年以来,朝阳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已在街头救助老人13次,其中多数为疾病突发;翠馨苑社区成功救助6名因阿尔茨海默病而走失的老人,并多次启动“警格联动”机制;新兴社区网格员开展的4次街头救助不仅及时化解危机,更推动子女加强了对老人的关怀与陪伴。
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红马甲”已不只是一件工装,它是危急时刻的信号灯,是老人心中的安全色,更是基层治理中最温暖的一抹红。如今在太原,“有事就找红马甲”已成为许多老人的共识。社区干部与网格员正用一次次奔赴,书写着“社区贴心人”的动人篇章。
为深化校地合作,汇聚优势资源,共同培育高素质传媒人才,10月22日上午,区融媒体中心一行前往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进行交流。双方围绕共建实习基地、推动项目合作、促进人才共育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广泛共识。会上,山西师...【详细】
在山西省第二十九个环卫工人节来临之际,10月23日,区委书记、区长康建斌走访慰问我区一线环卫工人,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广大环卫干部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康建斌对环卫工人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作出高度评价,充...【详细】
近年来,迎泽区迎泽街道并州路三社区始终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从细微处着手、从需求处发力,通过搭建邻里平台、激活邻里力量、厚植邻里温情,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让幸福之花绽放在社区每个角落。一、搭“邻里平...【详细】